先别慌!鸡长疙瘩的常见原因在这儿

养鸡的朋友们可能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:给鸡梳毛时突然摸到小疙瘩,或是发现鸡冠、眼皮上冒出凸起的小点。别急着往禽流感之类的重病联想,其实很多情况都很常见。最常见的就是蚊虫叮咬——尤其是散养鸡容易被跳蚤、蚊子在皮肤薄弱处叮出红肿包块。另外皮肤感染也很多见,比如鸡打架受伤后细菌侵入形成的脓包。

有些品种的鸡天生容易长脂肪粒,特别是肉用鸡在快速增重期,皮下脂肪堆积形成的小硬块。还有种容易被忽视的情况是寄生虫结节,像鸡螨虫钻进皮肤产卵时就会形成米粒状的鼓包。不过要特别注意那些快速增大发黑流脓的疙瘩,这可能是更严重的病变信号。

教你三步判断疙瘩是否危险

发现鸡长疙瘩后先做这三件事:第一看生长速度,如果三天内从米粒长到黄豆大就要警惕;第二摸软硬程度,软而有弹性的可能是脓肿,硬如石头的可能是肿瘤;第三查伴随症状,如果同时出现拉稀、食欲下降或羽毛蓬松,就要考虑传染性疾病。

建议准备个宠物用温度计,正常鸡的体温在40-42℃之间。当发现疙瘩且体温超过43℃时,说明体内可能有炎症。还可以用棉签轻轻按压疙瘩,如果是脓肿会有脓液渗出,而寄生虫结节通常会看到虫体或虫卵。实在拿不准的话,可以用手机拍下疙瘩特写鸡的整体状态,发给兽医远程咨询。

家庭处理方法与禁忌

对于普通蚊虫叮咬的疙瘩,可以用稀释碘伏(1:5兑水)每天涂抹两次。如果是脓肿,需要先用温盐水热敷软化皮肤,等成熟后轻轻挤出脓液,再涂抗生素软膏。但千万注意:不要直接用手挤未成熟的硬疙瘩,这会导致感染扩散;不要乱用人类药膏,特别是含激素的皮炎平之类,鸡的皮肤比人薄得多,容易中毒。

有个民间偏方是用茶叶水清洗,对于轻微的皮肤炎症确实有效。也可以给鸡喂点新鲜马齿苋,这种野菜有天然抗菌作用。如果处理三天没好转,或者疙瘩数量增多,就要考虑给鸡单独隔离,防止传染给其他家禽。

鸡身上突然长了个小疙瘩?这到底是怎么回事?  第1张

必须送医的几种紧急情况

当发现疙瘩呈现菜花样表面黑色结痂时,要警惕禽痘病毒感染。这种病会在皮肤和口腔黏膜长疱疹,具有高度传染性。还有种危险情况是肿瘤性病变,比如马立克氏病引发的神经肿大,这种疙瘩多长在腿关节或翅膀根部,会导致鸡瘸腿或翅膀下垂。

特别要注意眼睛周围的疙瘩,鸡的泪腺发达,眼部感染容易波及整个头部。如果发现鸡频繁用爪子挠同一个部位,说明疙瘩可能引发剧烈瘙痒,这种情况光靠外用药可能不够,需要配合口服药物。

预防比治疗更重要

预防鸡长疙瘩的关键在于环境管理。鸡舍要保证每周彻底清理,用生石灰消毒墙角缝隙。夏天每半个月给鸡洗次药浴(0.1%敌百虫溶液),能有效驱除体外寄生虫。饲料中定期添加大蒜素益生菌,可以增强鸡的皮肤抵抗力。

建议养成定期摸鸡检查的习惯,特别是耳垂、脚垫这些隐蔽部位。发现早期小疙瘩时,用记号笔在疙瘩周围画个圈,这样能直观观察变化。散养鸡最好给活动区域罩上防虫网,既能防蚊虫又能防野鸟传播疾病。

记住,鸡长疙瘩就像人长痘痘一样常见,多数情况并不可怕。关键是要及时观察正确处理,别让小问题拖成大毛病。下次再发现鸡身上有异常突起时,按照这些方法一步步排查,保准你能淡定应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