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北黑土地走出的草根明星

要说中国喜剧界最接地气的女演员,闫学晶绝对算得上代表人物。1972年寒冬腊月,她出生在吉林省辽源市东辽县,打小在田间地头长大。谁能想到这个扎着红头绳、穿着花棉袄的东北丫头,后来能带着全国观众笑了二十多年?

闫学晶个人资料简介:从二人转演员到国民笑匠的逆袭人生  第1张

17岁那年,闫学晶被县剧团相中,开始系统学习二人转。那时候她白天练功晚上演出,寒冬里踩着雪赶场是家常便饭。剧团老师傅总说:“这丫头嗓子亮得像开春的冰棱,摔在地上能碎出八个响儿。”正是这段经历,为她日后在影视剧里的生动表演打下了扎实基础。

《刘老根》里的山杏改变命运

2001年,赵本山筹备电视剧《刘老根》时,偶然在剧场看到闫学晶的演出。当时她正演着个泼辣小媳妇,把台下观众逗得前仰后合。后来赵本山回忆:“这姑娘眼睛里带戏,说话自带包袱,天生就是吃喜剧这碗饭的。”

在《刘老根》里饰演山杏这个角色,让闫学晶真正走进大众视野。她能把农村姑娘的朴实和机灵劲儿演得活灵活现,特别是跟范伟、高秀敏这些老戏骨对戏时丝毫不怯场。电视剧播出后,走在街上都有人冲她喊“山杏,你爹又作妖了没?”

戏里戏外的双重人生

别看闫学晶在荧幕上总是风风火火,现实生活里可是个顾家的实在人。她19岁就嫁给了大10岁的剧场老板林越,当时很多人不看好这段婚姻。但两口子硬是把日子过成了段子——林越总调侃:“别人家媳妇管钱,我家媳妇管笑。”现在儿子林傲霏也继承了母亲的艺术细胞,成了小有名气的歌手。

在剧组里,闫学晶有个外号叫“闫一条”。不是说她拍戏总是一条过,而是每次休息时她准保掏出毛线织上几针。这些年给剧组人员织的围巾手套,加起来能开个劳保用品店。有次采访被问到这事儿,她咧嘴一笑:“咱东北人嘛,手里不干点活浑身刺挠。”

从春晚舞台到直播间的变与不变

2017年闫学晶首登央视春晚,和冯巩搭档表演小品《信任》。彩排时导演组担心她紧张,结果发现这姐们儿在后台嗑着瓜子跟人唠嗑:“多大个事儿啊,就当给全国父老乡亲拜个早年呗!”这种天生的松弛感,让她在舞台上显得格外真实可爱。

这两年闫学晶也玩起了短视频,账号里全是她穿着大花袄扭秧歌、教做东北乱炖的生活片段。有粉丝留言问:“闫老师咋不拍戏了?”她直接怼个玉米饼子的视频回去:“咋不拍?戏要拍,饭也得吃啊!”这种不做作的性格,正是观众喜欢她二十多年的原因。

笑声背后的清醒人生

在演艺圈摸爬滚打这么多年,闫学晶始终保持着难得的清醒。面对“东北喜剧一姐”的称号,她摆摆手:“啥一姐二姐的,能让大家乐呵乐呵就行。”这些年推掉不少高片酬的烂剧本,却主动接演公益电影《妈妈们的青春往事》。

如今50多岁的闫学晶依然活跃在荧屏上,最近在《乡村爱情16》里又贡献了不少经典表情包。有年轻演员向她请教表演秘诀,她指着自己眼角的皱纹说:“看见没?这都是笑出来的沟,你得先让自己信了这角色,观众才能跟着你笑。”这话听着糙,理儿却真真儿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