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外发生时他们在做什么?
7月12日晚间19:08,杭州市民张先生带着金毛犬"布丁"进入小区电梯。监控画面显示,电梯在升至7层时突然剧烈晃动,随后停止运行。此刻距离他们刚结束傍晚遛弯仅过去15分钟,布丁脖子上还挂着未解开的牵引绳。
被困瞬间,电梯内照明并未熄灭。张先生手机显示有微弱信号,但多次拨打物业电话均未接通。电梯紧急呼叫按钮按下后,仅持续响起蜂鸣声。此时布丁出现明显焦虑症状:呼吸急促、频繁抓挠轿厢门。
自救过程中的关键操作
根据事后访谈,被困者采取了以下措施:
- 用随身携带的矿泉水瓶底作为反光镜,通过门缝观察轿厢位置
- 将手机调至省电模式,每15分钟尝试对外联系
- 脱下外套为宠物搭建临时休息区
值得注意的细节是,电梯内的温度在密闭1小时后上升至32℃。张先生通过电梯通风口估算时间——当看到窗外天色完全变暗时,他判断至少已过去40分钟。
时间 | 事件 |
---|---|
19:08 | 电梯停止运行 |
19:15 | 首次尝试报警失败 |
19:40 | 听到外界人声呼喊 |
20:12 | 救援人员抵达现场 |
你可能不知道的电梯冷知识
事故电梯的品牌为奥的斯GEN2系列,该型号曾在2021年因门锁系统问题被召回。维修记录显示,该设备上次保养在3个月前,但平衡系数检测数据已接近安全临界值。
业内人士透露,轿厢通风量标准为每人每小时≥0.6m³,而当时密闭空间内实际换气量仅为标准值的60%。这解释了为何人犬都会出现胸闷症状。
养宠家庭必备的安全贴士
结合多地消防部门建议,我们整理出特殊群体电梯自救要点:
- 携带宠物时应准备应急口哨(平均穿透力比呼救高20分贝)
- 在手机壳内放置医疗胶布,可用于固定通风口挡板
- 了解所在建筑物避难层位置(多数设置在15-18层之间)
这次事故最终以物业公司赔偿8000元达成和解。但更值得关注的是,全市有37%住宅电梯使用超过15年,而维保合同纠纷率同比去年上升了12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