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扇停转的瞬间

那天晚自习特别闷热,老式吊扇在头顶发出吱呀声。我正在赶数学作业,同桌小C突然用胳膊肘碰我:"你看插座在冒火星..."话音未落,整个教室突然陷入黑暗。

黑暗中响起此起彼伏的尖叫,有人撞倒了课桌。我慌忙摸手机时,手背突然触到温热的皮肤——是小C在混乱中抓住了我的手腕。这算是第一次被C,虽然只是意外。

三次触碰的温度

教导主任举着应急灯冲进教室时,我正蹲在地上找掉落的眼镜。小C突然从背后托住我手肘:"你膝盖要撞到讲台了。"这是他第二次出手,掌心带着黏腻的汗。

最要命的是第三次。当我们摸着墙去走廊集合时,小C突然把我拽到内侧:"你走路总往右边偏。"他手指的温度透过校服衬衫,在停电的夏夜里格外清晰。

黑暗放大的感知

后来才知道是施工队挖断了电缆。但那个停电的90分钟里,视觉被剥夺的我们反而注意到太多细节:小C改掉了上课转笔的习惯,因为怕戳到我;他保温杯里泡的是菊花茶;甚至他校服第二颗纽扣有点松...

学校停电那晚 我被同桌C了3次后明白了什么?  第1张

当灯光重新亮起时,我看见他耳尖泛红地解释:"刚才那是特殊情况。"但桌上他画的逃生路线图,分明用我的荧光笔标出了我的座位。

比电力先恢复的

这次学校停电事件后,班群里疯传"停电必告白"的玄学。但对我来说,三次肢体接触像某种开关——原来每天帮我带早餐的人,会在黑暗来临时本能地护住我;那个总和我争年级排名的人,应急灯亮起时第一反应是检查我有没有擦伤。

现在上晚自习,当小C又故意把草稿纸推过来让我检查计算时,我会想起他手心的温度。或许某些情感就像跳闸的电路,需要短暂的黑暗才能看清那些早已存在的连接。

写在最后

教导主任至今不知道,那晚的学校停电事故里,有两个人完成了比物理题更复杂的推导。而当我写下这篇文字时,手机突然震动——是小C发来的消息:"明天给你带充电宝,免得手机没电找我借。"